正如 INC 进程所表明的那样,雄心勃勃的国家在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五届会议上大幅扩大谈判范围的胜利只是部分的。志同道合国家集团以及印度等同路人仍然倾向于采取更狭隘的方法,反对纳入针对塑料生产或制造塑料所用化学品的条款。冲突在有关“塑料污染”含义的辩论中展开。“塑料污染”是否如志同道合国家集团所坚持的那样仅仅意味着由塑料组成的污染?还是它包括塑料生命周期产生的任何类型的污染,包括塑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和化学物质(HAC 的观点)?换句话说,条约是否应该只解决有害塑料向环境中的排放(范围已经远远超过海洋垃圾),还是应该寻求全面限制塑料,最终目标是“关闭”塑料生产的水龙头?
当各国就谈判内容达成一致时,谈判达成协议已经够困难了。,这个过程几乎变得不可能。在这方面,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生物多样性(BBNJ)协定的谈判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对比。早在BBNJ谈判正式开始之前,各国就同意了——这被称为“分水岭时刻” ——未来将要解决的四项问题(海洋遗传资源、区域管理工具、环境影响评估以及能力建设/技术转让)。随后的谈判仍然困难重重,耗时大约十 智利 WhatsApp 号码 二年才完成;但至少各国就谈判内容达成了一致。相比之下,尽管有联合国环境大会五国的谈判授权,但 INC 仍然没有就其应该解决的一揽子问题达成一致。
时间不足。此外,在第 5.14 号决议中,联合国环境大会设定了一个过于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两年内完成一场异常艰难的谈判,而 INC 筹备小组后来决定只为谈判分配五周时间(五次 INC 会议每次分配一周时间),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相比之下:
• 负责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几乎有两倍的时间进行审议——而且它只谈判一项框架公约,而不是复杂的监管文书。
• 尽管各国已在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和2010年《坎昆协议》中就《巴黎协定》的基本方针达成一致,但《巴黎协定》的谈判仍耗时四年。
• 就 BBNJ 协议而言,即使在 2011 年就四项议题达成一致后,仍花了四年时间才达成协议成立筹备委员会,又花了两年时间成立政府间会议来谈判 BBNJ 协议,又花了六年时间敲定文本。而且 BBNJ 谈判涉及的问题远没有塑料谈判那么复杂,经济利益也小得多。
但是当他们甚至无法就讨论哪些问题达成一致时
-
- Posts: 257
- Joined: Mon Dec 23, 2024 4:2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