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热内特 (Genette) 还区分了作者和/或编辑为作品添加的副文本(附文本,例如献词和致谢,也包括出版商添加的信息,如体裁信息、目录或索引)和作品外部的以附带材料形式添加到正文中的副文本(附文本,这里特别指封面上的出版商附文本,也包括标准化信息,例如传输到德国国家图书馆或记录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编目数据的元数据 )。按照热奈特的说法,副文本和附文本“详尽而完整地共享副文本的空间场”,换言之:“副文本=副文本+附文本”。 « [6]在这里,热奈特作品《码头》原名的意义尤为清晰:它不仅把副文本隐喻性地呈现为读者进入文本所必须跨越的“门槛”,而且把副文本标记为作者的设计与出版者的设计相互调和的“门槛区域”。[7]因此,副文本使我们能够解读和客观化表述、传统、社会习俗和市场力量。就这里要考察的科学著作中的副文本而言,客观化副文本(即支持客观性科学姿态的副文本,如脚注和尾注、参考书目或词汇表)可与通过建立与研究者及其社会环境的联系而具有主观化功能的副文本区分开来,例如献词、
[ 6 ]另一方面,叙述位置等文本信号不是副文本,但却包含重要信息。因此,事实叙事的构成特征,例如作者和叙述者的身份或同叙事和异叙事层次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文本中。[8] 在这里,热奈特的准备工作也至关重要,因为叙事实例是文本类型特征的承载者,而小说、自传和事实叙事等体裁的特点是使用独特的叙事位置,特别是在叙述者、作者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方面。[9]因此,作者(A)、叙述者(N)和人物(P)的身份标志着一部自传,可以用公式A=N=P来总结。另一方面,在传记中,作者与他们所写的人并不相同,所 巴拉圭电报数据 以:A=N; A≠P; N≠P。通过分析作者、叙述者和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叙事(叙述者是叙述世界的一部分)和异叙事(叙述者不是叙述世界的一部分)层次之间的区别,可以对文本的本体论地位作出陈述。
[ 7 ]为了根据副文本和文本内部特征(如叙事情境)来评估一系列文本,就像上面介绍中想象的读者所做的那样,必须记录所有的副文本和叙事实例以及其他文本内部线索,如对话或活动动词或内部焦点。然后可以利用这些信号及其不同权重的组合来识别以类似方式设计的文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区分各个文本组,识别重复的模式,确定典型表现形式,并区分常规表现形式和非常规表现形式。当所检查的文本语料库足够大并且具有时间深度等级时,就可以追踪其随时间的进展。